刘惠:最美“聋儿妈妈”
词:
你从一名大学生,一个未婚女青年,当了“聋儿妈妈”。你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带聋儿们走出无声世界。铁树能开花,你教哑巴会说话。你的事迹被传颂,你被称为“爱心天使”,孔孟之乡的“安妮•莎莉文”。一位老人写诗赞道:“铁躯惠心四季青,历经风雨仍从容。漫道金蕊久不发,春到玉门花满城。”
事迹简介:
刘惠,女,36岁,济宁市残联聋儿康复中心主任。
刘惠一岁失去父亲,在贫苦农民家庭中长大,自幼就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她以优异的成绩在泰山医学院聋儿语训专业毕业后,主动放弃了去上海应聘的机会,毅然回到家乡,创办了第一个设在农村的聋儿康复机构—惠泽聋儿康复中心,给农村许多不幸的家庭带来希望。
创业之路是艰辛的。她曾四处奔走,求亲告友,筹借资金近10万元,终于办起了聋儿康复中心。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资长期资助9名特困聋儿就学,为其承担学费达12万余元,在走投无路时,曾动员公婆卖掉家中的全部稻种来资助孩子。她每天工作达十多个小时,日夜照顾着聋儿的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,精心照料的是别人的孩子,忽视冷落的却是自己的女儿。她无暇顾及家庭,女儿烫伤做植皮手术时,她都未能陪在身边。
2009年,刘惠被聘为济宁市残联聋儿康复中心主任,在缺场地、缺教师、缺资金的情况下,她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担负起全市聋儿康复的重任。
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几年来,中心已有近300名聋儿得到康复,他们与正常儿童一样入读普通幼儿园和小学。不仅能用日常用语交流,还能唱儿歌、背唐诗、读散文。这丰硕的教学成果,使聋儿的家人感动万分,省、市、区领导也给予很高的评价,赞扬她创办了一项了不起的事业。2012年,中心成为国家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训练定点机构,使我市的康复事业步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。中心的聋儿们还作为全国唯一的聋儿康复机构,参加了2012年《星光大道》全国残联日特别节目,让孩子们一展风采。
多年来,她孜孜以求,刻苦学习钻研业务,多次获得全国、全省技能比赛大奖,成为山东省第一个“听觉口语师”,被授予“山东省聋儿康复学科带头人” 。
刘惠说:“聋儿康复工作是我一生钟爱的事业,帮助聋儿走出无声世界,是我的人生梦。只有聋哑儿,没有聋哑人,这是我的奋斗目标,对此我矢志不渝,会持之以恒的走下去。” |